【百姓故事】八旬翁手工雕籺印60载!

来源: 茂名新闻网 | 2016-07-13 08:55:05

年过八旬的罗元善坚持手工制作籺印 记者 岑 稳摄年过八旬的罗元善坚持手工制作籺印 记者 岑 稳摄茂名网讯 逢年过节或办喜事做籺,这是茂名乃至粤西农村的习俗。做籺就得要有籺印,如高州、茂南一带的

763411_53

年过八旬的罗元善坚持手工制作籺印  记者 岑 稳摄

763412_52

年过八旬的罗元善坚持手工制作籺印  记者 岑 稳摄

763413_51

茂名网讯 逢年过节或办喜事做籺,这是茂名乃至粤西农村的习俗。做籺就得要有籺印,如高州、茂南一带的寿桃籺,做籺时都得用上籺印,籺印有寿桃形、圆饼形和鲤鱼形等。做籺时把包好的籺往籺印里按,再倒出来时就成了背面平滑,正面饱满的籺,炊熟后就可直接食用。

以前,茂南、高州的农村,家家户户过年都会做籺,即使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年过年时,年晚前一两天,仍然有许多家庭在做籺,因为做籺,有一份浓浓的年味,也是茂名人一个传承。

籺印是雕出来的

茂名和湛江地区,许多人对籺都很熟悉,知道做籺要用上籺印,但不一定知道籺印是怎样做出来的。茂名晚报记者也是近日下乡采访,偶遇了一位83岁的做(雕)籺印老翁,才知道籺印是手工雕印出来的,也才知道,在现代工业发达时代,还有这么的一些老木匠,用自己的双手,雕刻着民间的传承,坚守着传统。

83岁的罗元善是茂南区金塘镇黄泥塘村委会沃湖园村人。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家门口雕着籺印。罗元善戴着老花镜,因为天气热,他赤着上身坐在条凳上。凳上固定着一块白色的小木板,这就是做籺印的木模,他已经在木模上雕刻出了一条鱼的轮廓。罗元善说,他在雕刻的是鲤鱼籺印,全部用手工做。相对来说,鲤鱼籺印销量比较少,但小孩子喜欢吃鱼形的籺,所以有市场。

八旬翁做籺印60年

罗元善做籺印已60多年,从解放初就开始做了。他说他所在的沃湖园村,以前全村家家户户都做籺印,现在包括他仍然有四户人在做。罗元善做的籺印有三种,寿桃籺印、圆饼籺印和鲤鱼籺印。其中,寿桃籺印和圆饼籺印半手工做,鲤鱼籺印是纯手工做。每天,天光起床吃完早饭后,罗元善就开始做籺印。他做籺印用的是一种叫“白汁木”的木材,约1400元/吨。木材经切割成一块块小木模后就成了他做籺印的材料。

他做籺印时,拿出木模,经过电刨,把木模刨平变光滑,如果是做寿桃籺印、圆饼籺印,要用电动钻挖雕出籺印边的纹路,他则在籺印底刻上“福”、“寿”字样和清理刨平,就完工成一个籺印。鲤鱼籺印就相对复杂,因为机器做不出鱼形,全靠手工挖、凿、雕、刻出鲤鱼的鼻、嘴、眼、鱼鳞,以至一条鱼的形状,是一个纯手工技术活。

罗元善每天可以做4至5个籺印,他80岁的爱人有时也帮忙做,那两人一天就可做八九个,但他说老婆子经常要到金塘墟带孙子,多数时都是他自己做。他做的籺印不分品种,全都是10元一个批发出去,且罗不愁销路,都是别人上门提货,主要是销售给吴川梅录、湛江坡头和市区白银街的批发商。他做的籺印每个木材成本是3元,一年大约可以有万多元收入。罗元善很自豪地对记者说,“我现在仍然不用仔女养!”

罗元善说他每天做籺印的时间大八九个小时。很难想象,一个83岁的耄耋老人,还可以有这样的体力和精力,甚至记者见到他轻松地开动着电刨,熟练地刨整着一块块木模。或者因为长年做雕刻,罗元善要带着眼镜干活,他的听力已不太好,走路也有点佝偻,但感觉到他双手是非常有力,在雕刻籺印时没有一丝颤抖。罗元善的现在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儿孙们早就叫他不要再做籺印,但因为是习惯,也或者是喜欢,他一直就这样做着籺印过来。他指着堆在屋角的一堆木模说,做完这批木料,以后就不做了。

文/茂名晚报记者 郭瑞祥

图/茂名晚报记者 岑 稳

上一篇:【特别策划】鏖战仙塘互通

下一篇:赞!小区新增变压器 破解用电难

热点排行

专题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