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20%的城镇绿色标准要求。

来源: | 2018-05-14 19:38:08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应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方可称之为绿色建筑。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应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方可称之为绿色建筑。


绿色钢结构建筑必须同时具有“最轻的结构、最短的工期和最好的延性”三大核心价值。而对于一些为追求建筑物外形怪异,而在结构设计部分违背结构稳定性原则,再用加大钢材用量、增加钢材厚度等补救办法,勉强使建筑物达到受力要求,从而导致施工艰难的项目不能称之为绿色建筑。这样的建筑物也不利于钢��构建筑的推广普及。


有些钢结构建筑设计用钢量是国外同类建筑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还有的建筑设计严重违背抗震规范的要求。


专家分析指出,我国之所以出现众多的造型怪异、结构笨重、单位面积用钢量大、造价昂贵、施工艰难的钢结构建筑物,与当前不合理的设计收费政策导向不无关系。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是依据工程造价的百分比收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为追求外形怪异而不计提高工程造价,从而提高设计费用。另外,在钢结构制作收费标准方面是按钢材重量来收费,所以钢结构制作方也希望钢结构建筑物的用钢量越大越好。显然,这种导向是不合理的。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副会长沈祖炎提出:“就国家层面而言,应认真研究和建立合理的工程招投标机制,重视重大钢结构工程对行业技术的榜样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对不合理的结构体系、能耗建筑和投资规范都应该实行一票否决制。”




绿色钢结构建筑要从设计开始




“对于钢结构建筑物而言,设计应被视为‘龙头’。”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仕统强调。


如果设计方案简洁、合理,钢结构主体轻巧,就可以尽可能多的节约钢材,减轻钢结构重量,在其制造、安装周期中就能尽可能缩短制造、安装时间,也便于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从而大大减少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反之,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不管后期怎么补救,都会增加钢材用量、钢材厚度和施工难度,其结果就是增加工程造价。


据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赐麟介绍,在北京某体育场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其340米×292米的主体结构由12个平面钢架结构组成,每榀钢架在空中与多榀钢架焊接相交,最多时13根构件交汇在一起,焊缝高度集中,节点复杂。陆赐麟介绍,钢架结构是一个弯矩结构,它的最优跨度是30米~40米,跨度越大,耗钢量越大。当跨度在100米以上时,还采用钢架结构承载是不合理的。


可见,完善、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一个钢结构建筑而言是很关键的。


此外,当前的设计标准虽然基本覆盖了建筑钢结构领域,但在���性能钢应用技术、若干新型结构体系方面还有待完善,多数从业人员对建筑钢结构应用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还存在误解。


沈祖炎指出,全国和地方有关行业协会、注册师考试中心等应联合高等院校,对土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钢结构工程设计、制作和施工方面的继续教育,提高其对钢结构基本原理、设计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在制作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水平。




政府和钢铁企业应给予钢结构产业更多重视




据了解,在美国、日本这些钢结构建筑普及程度高的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经达到了钢产量的30%,而我国钢结构产业的用钢量还不到钢产量的10%。造成这么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的钢铁企业还是习惯等用户找上门,���不是主动研发和积极推广高性能的钢铁产品。”沈祖炎说。


我国建筑钢结构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以钢材生产、钢结构设计、构件加工及制作、构件安装以及相关联产业的巨大产业链。其中,仅主体钢结构制造业的产值就已经超过600亿元。建筑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然而,钢铁企业对这一行业的关注度却很低。据广东的一些钢结构用户反映,由于大部分钢厂都不愿意承接几百吨、几千吨的小批订单,加上有些高性能钢材,包括高强度钢、高抗震性能钢、高焊接性能钢,以及特厚钢板和超薄钢板等材料的生产存在量少、质差等问题,因此他们所需的钢结构产品几乎都来源于进口。由此形成了一种极为怪异的现象: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量的钢材积压在钢厂的仓库里卖不出去,钢厂盈利大幅缩水甚至面临亏损;而另一方面,一批钢结构用户企业拿着订单却找不到厂家生产,所需的钢结构用钢需要大量依赖进口。


此外,政府部门对钢结构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还不够。如上所述,钢结构的上游是钢厂,下游是建筑用钢企业,钢结构处在最为关键的中间环节。但对于这个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导致钢结构产业至今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


对���,沈祖炎表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在钢结构领域的研发投入,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形成科学的理论攻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国家宏观管理层应从制度上激发钢铁企业对高性能结构用钢的研发和推广的热情,推进新钢种的推广应用。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绿色钢结构建筑的市场规模将非常大,预计有上万亿元的巨大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对钢铁企业而言,转变观念、进军钢结构产业,不失为实现转型发展的一条新路。政府和钢铁企业都应对钢结构产业给予更多的重视。

上一篇:老板们的福利来了,送情人的最佳礼物,特别的爱给特别礼。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热点排行

专题

调查